網上近日流傳,香港將會跟隨中國,實施社會信用體系。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聶德權在7月9號透過社交媒體澄清,香港絕對不會實施。到底,社會信用體系,是什麼的一回事?大數據在當中擔任怎樣的角色?為什麼港人那麼擔心?
一人扣分,全家受害
內地自2014年起逐步建設「社會信用體系」,目前已經全國廣泛推行,目標是2020年前,所有的個人、企業、組織,都有自己的社會信任檔案。
體系會對所有人民進行打分評價,根據失信行為來判斷信用,做法與會員系統類似。體系根據分數將人民分為四個等級。每人的底分有一千分,A級(分數970以上),在入學、就業、社福上會得到’’優先’’照顧。C級的社福申請要受到嚴格審批,D級(599分以下)的,會被評為失信人,對於社福的申請一律拒絕。
被評為D級的人,不能買機票及高鐵票,不能入住星級賓館,不能買車,不能置業,甚至連裝修都沒有資格。他們的子女,亦會受牽連,不能入讀私家學校,尤如連坐法。
紅黑名單,個人資料全國公開
在社會信用體系下,當你獲得A級評價,受到政府的嘉許,會列入紅名單,享受社會VIP的福利。目前,全國收集的紅名單,有67萬份。黑名單的則有一千九百萬份,超過二千二百萬人次被限制坐飛機。紅、黑名單,是全國公開的,全國的不同省份都設有公開網站,只要在網站輸入姓名,信用狀況,是紅是黑,無所遁形。
睢寧縣是全國首個推行社會信用體系的地方,失信人的個人訊息,地址、樣貌、身份證會被公開,微信的「老賴地圖」,更加會主動通知用戶,這班失信人的位置。法院及執法報門會合作,追查失信人,有需要時查封失信人的財產,迫使他們現身。部分黑名單的失信人,更加設有懸紅,鼓勵民眾主動舉報,希望透過社會壓力,令這班失信人無處藏身。
社會信用體系,準則不明朗
到底怎樣為之失信? 怎樣會被扣分? 中央的文件,從來沒有公開過準則,亦沒有仔細列明失信行為,只是回應國家會「賞罰分明」。
據睢寧縣的官方文件,受到國家級表彰、捐錢、捐血等會加分。生二胎、街邊擺檔、示威上訪等會被扣分。有其他地方政府文件顯示,經濟或政治犯罪、不同政見者,都會被扣分。
到底,中央、地方政府眼中的’’誠信’’,是怎樣的?是否只與債務有關?到現在仍然沒有標準答案。
大數據平台,數據共享
要為所有個人、企業、組織打分,建立社會信任檔案,技術上是如何做到?靠的是大數據。
省份與省份,部門與部門,部門與企業,做到了數據共享。政府會向不同部門、私人機構,收集大量民眾各式各樣的數據,將所有良好及差劣的行為記錄下來,每個部門、機構手上的數據,透過大數據共享,資料互聯互通,形成一個個完整的信用檔案(Profile)。
各政府部門,要向國家發改委的信用信息共享平台,交出市民和企業的信息數據,以此建立紅名單及黑名單。
而另一個收集數據的方法,就是透過,具備人工智能,人面辨識功能的監控鏡頭。這些鏡頭,能夠準確辦識被拍攝者的樣貌和身份,而且數量在近年越來越多。街上、地鐵站,由農村到城市,偏布全國,到2017年,全中國的監控鏡頭至少有二千萬個。監控鏡頭同樣在部門間互聯互通,信息共享,方便追蹤、全方位監察目標人物。收集到的畫面及信息,會儲存記錄,成為Profile中的一部分。
即使你不帶手機,只要走出街上,你的位置,與什麼人見過面,去過哪裡,天知,地知,你知,中央知。
雖然香港政府澄清,香港絕對不會實施社會信用體系。但是,在國家信用系統網站「信用中國」上,在地方信用網站一欄,已經預留了香港的位置。
對零售科技趨勢有興趣的讀者,不妨Follow我們的專頁,我們會繼續將最新資訊推送給大家。Chinetek CRM & Big Data